从雕塑出发寻找更多可能性
由中国当代艺术院、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2016年明天当代雕塑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拉开帷幕,这也是“明天当代雕塑奖”走过的第四个年头。据悉,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32件,将持续到5月16日,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观展。
川美学生欣赏雕塑作品《白色》。
“明天当代雕塑奖”是中国雕塑的三大平台之一,参加揭幕仪式的深圳雕塑院院长、批评家孙振华认为,与“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中国雕塑学会的青年沙龙相比,“明天当代雕塑奖”是以征集式、评审式的机制为核心,所有参赛作品均由艺术家自主报名,初评和终评评委的眼光和趣味决定了展览的价值导向。“从参展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学院式的作品并不多,作品更多的是对雕塑材料、形态、空间等边界的突破。并利用新的媒介,譬如气味、声音、身体等,全方位的进行一种探索。相信‘明天当代雕塑奖’将成为中国雕塑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孙振华说。
据了解,本次展览吸引了海内外包括大陆、台湾、澳门、韩国的在校学生和长期坚持雕塑创作的独立艺术家共288人报名,共征集作品上千件。展览上,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董琳的作品《幻境》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董琳介绍,该作品立足于我国本土审美传统,从《山海经》的神话传说与汉唐雕塑以及个人的想象找到艺术源泉,表现了其中记载的神兽、仙草等,塑造了一个空灵诡异,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谈及这一届“明天当代雕塑奖”的整体面貌时,川美美术学系主任何桂彦表示,“与上届相比,这届不管是在雕塑的形态、语言、媒介、方法当中,几乎涉及到了当代艺术的多个方面。基本上可以呈现中国当代雕塑近年在青年艺术家这个领域所呈现出的变化和可能性。”
经过专家组的层层挑选,最终获得“明天当代雕塑奖”的五位艺术家分别是黄佳琦(《白立方》)、黄杰(《杀马特——大艺术家》)、马克(《问心雕物》)、彭显锋(《云工厂》)、张有魁(《洗衣店》)。(记者 郭思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