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以下简称“两奖”)专家评委会会议在杭举行。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两奖”专家评委会主席潘云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奖”专家评委会副主席杨卫,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两奖”专家评委会副主席王国平,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兼职教授,“两奖”专家评委会副主席钱永刚等出席并讲话。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史金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城市流动人口问题”专家评审组组长黄祖辉,浙江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教授、“城市交通问题”专家评审组副组长王殿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城市教育问题”专家评审组组长眭依凡,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专家评审组组长曹锦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原院长、“城市环境问题”专家评审组组长刘维屏,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城市土地(住房)问题”专家评审组组长吴次芳,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部卫生政策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城市医疗卫生问题”专家评审组副组长董恒进等30余位知名专家参加评审。
杭州城研中心负责人介绍第七届“两奖”征集评选活动基本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土地(住房)问题”、“城市医疗卫生问题”入围作品(点子)展开热烈讨论,并从系统科学、创新亮点、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精彩点评。与会专家认为,第七届“两奖”入围作品(点子)均紧扣征集主题,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少作品(点子)立意新颖、见解独到、逻辑严密、简明实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经专家无记名投票,最终产生了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候选作品以及西湖城市学金奖候选点子。经“两奖”征集评选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理论与关键技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级诊疗体系及政策仿真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留地安置政策下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性研究——以杭州市三叉社区为例》、《良渚的国家形态》、《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7篇(部)作品为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获奖作品,《建立“城乡换房平台”》、《如何破解小学生“三点半难题”》为第七届西湖城市学金奖获奖点子。
潘云鹤讲话。他说,城研中心在王国平同志的领导下,自2011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两奖”征集评选活动。七年来,“两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国内外专家群体和城市管理者中间都产生了较大反响。希望“两奖”征集评选活动能越办越好,为城市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国平讲话。他说,感谢各位评委对“两奖”征集评选活动的大力支持,各位专家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会后组委会办公室会认真研究这些意见,不断完善“两奖”征集评选活动的流程和办法。城市是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它包含六个方面:城市的规划、城市的建设、城市的保护、城市的管理、城市的经营、城市的研究,这六个方面当前特别要关注的是城市的研究,“两奖”征集评选活动是为了寻求“城市病”的破题之法,及时总结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中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统筹谋划,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城市病”。通过“两奖”征集评选活动,将一些成熟的理论、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到全国600多座城市。征集评选活动只是一个载体,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界广泛地参与城市学研究,城研中心将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力争把明年的征集评选活动做得更好,向在座专家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自2017年1月以来,为推进城市学研究,探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市城研中心开展了以“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教育问题”、“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土地(住房)问题”、“城市医疗卫生问题”为主题的第七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西湖城市学金奖征集评选活动。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席,全程指导“两奖”征集评选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广大市民的关注,专业作品1754篇(部),民间点子869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