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打造龙川县这个“客家古邑,人文龙川”的历史品牌,塑造客家文化和旅游名城的良好形象,提升龙川山水人文景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旅游强县的目标,中共龙川县委宣传部、龙川县作家协会于近期联合举办“霍山杯”征文大赛,现刊登部分获奖作品,敬请关注!
佗城赋
作者:谢明灿灿古邑,赫赫名城。煌煌史迹,郁郁文盛。名耀岭南,号称客家古邑;声隆百越,实属文化名城。临东江于南岸,接嶅山于北峰。东抵今之梅州,南达汕尾,西接韶关,北至赣南。地处要塞,可控南蛮而护中原;位居雄关,易拒悍敌而固城池。辖域之广非今日之行政区域可比也。
古物遗存,遍布城间。石锛石凿石箭,足见先民勤力;陶瓮陶樽陶罐,可叹前人高轩。磨制石器光滑细腻,烧造土陶纹饰华妍。探研牛背岭出土之文物,皆为石器时期之奇珍;考证坑子里挖掘之宝器,悉含先秦文化之瑰斑。菱纹青砖,修筑城池;席纹板瓦,高盖宫宇。青石作权,量物有据。牌匾碑勒,帝王圣迹。赵佗故居,始祖功高德昭;龙川学宫,客藩重教尊贤。嶅湖书院,蒙童开拓眼界;龙川考棚,书生报效桑园。越王井甘泉清澈,马箭岗蹄扬箭飞。正相塔魑魅逃匿,城隍庙神仙荟萃。咦戏,古镇为之生辉,文史为之灿烂。
客籍探源,寻根当崇赵佗;南夷建制,追踪首推龙川。传授中原技艺,农耕擢跃;教习华夏礼仪,眼界拓宽。建黉庠、兴水利、筑城池、固边关。促夷汉融洽之相处,提倡和亲;解庶民饮水之急困,掘井涌泉。后人感恩,建庙祈念。韦公昌明,诗文有名;本土进士,朝廷翰林。青年及第,鲤跃龙门。累官校书郎,又授御史名。致仕勤谨,为官无贪婪之耻;上书献策,报国有拳拳之心。桑榆之年,回归梓里。思先祖兮仰佗公,临越井兮品甘泉。以求索之心,用含葩之笔,写下《越王井记》,该文即是散文瑰章,亦为史料名篇。文公韩愈,触怒龙颜;朝书夕贬,路遥八千。左迁潮州,途经蓝关。见景生情,抒意感怀,“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满怀委屈,激荡诗间。今龙川蓝关岭上立有韩文公祠及茶亭各一所为证。北宋苏辙,谪居循州,未及三载,非涝即旱。嶅湖筑堤,疏浚河道,遗惠千秋,口碑相传。千米长堤今犹在,方便后人一路情。感公厚德犹未忘,直把长堤谓“苏堤”。辙为官尚学,手不释卷。《龙川略志》及《龙川别志》为其是时所撰。鸿儒朱熹,欣然赏阅,于书于人,刮目相看。
入城见牌坊,厚重且端庄。城中多寿星,犹如翠柏苍。而今一镇之内,凡四万三千余众,179姓。宗族之间,不以强凌弱,不以众欺寡,不以大吃小,不以主攘客。街坊和睦,邻里相安。弘睦扬善,世代相传。天后宫供奉妈祖,越王庙祭祀佗公。梅村横舟,两岸观花赏景;嶅湖秋月,一轮明镜高悬。西门码头,宋代交通枢纽;南门古渡,明朝物流分担。拒敌防匪高垒,北面墙厚;跨壕渡堑便利,西门桥坚。尚有印月桥、三星桥、仙塔桥,城郊四处通达;可见城隍庙、华光庙、圣帝庙,民众自由祈祥。邑为革命老区,地属红色据点。身临旧址(指农协旧址),如见当年烽火;驻足总部(指农民军总部),感知昔日硝烟。农讲所曾在祠堂里秘密开讲,苏维埃曾在旧县府光荣诞生。荟萃各镇之武装,组成“东江工农革命军”。真个是旌旗猎猎,声势隆隆,丹心碧血,映照东江。
崇尚教育,自强不息,此乃佗城人立世之精髓也。自佗公开埠立邑以降,历朝各代佗城人建黉庠、矗学宫、盖书院、设考棚、兴学社、立私塾,林林总总,未有穷绝也。佗城籍儿郎发奋读书,应试科举,谋取功名,以达报效国家之志,以显光宗耀祖之心。无数佗城先贤如:唐代韦昌明、宋代王汝砺、明代巫三祝、清代彭凤仪、现代黄克、当代萧殷……名垂青史,后世高瞻。而今之佗城人顺应时代之潮流,承袭先辈之精髓,重视教育,续钵圣贤。但见:春风化雨,蓓蕊含葩待放;古邑逢时,老树焕发新颜。
欣然有感,是以为赋。
七律·霍山
■黄大道
难道奇山海里来?千姿百态似蓬莱。
酒瓮着意琼浆滴,太乙含情狮口开。
一线天窗观世态,双峰柱仞铸文才。
石麟欲动砻风卷,雾湧船头上玉台。
客家采茶女
■雷钦健
谷雨芳菲时节新,满山唱和采茶人。
多情最是客家女,掩面娇柔笑语频。
逃跑的惊叹号
——涧洞九龙潭
■刘国卿
远离城市的喧闹
从书本里跳出
一个惊叹号在逃跑
希望跑得越远越好
还是被清风知道
吹到悬崖峭壁边
扯一片珠帘拦住
那个奔跑的惊叹号
喘息的声响
惊动了碧蓝的水纹
鱼儿轻快游走
突然后悔没带饵料
不能把鱼儿喂饱
也没有把自己照顾好
差点被艳遇击倒
书中记载的海市蜃楼
龙王的水晶宫
世外桃源
在这里都不是虚构
山青 水碧 天蓝
凉风 树影 泉声
那些会说话的石头
咬住裙角的绿草
藏不住事的小鸟
奔走相告
一幅七彩画卷已绣好
余晖收齐她的针线包
萤火虫点亮小灯泡
一直送到来时的路口
翻看书本
不被桃源收留的
惊叹号
枕着梦想
还不能安稳睡着
细坳竹乡行
作者:黄球梅
素有“毛竹之乡”、“岭南毛竹第一镇”美称的广东省龙川县细坳镇,是河源市毛竹生产专业镇。这里山山岭岭竹海茫茫,苍翠欲滴,浓阴生凉,在和风的轻拂之下,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让人舒坦极了。据统计,全镇有竹林面积10万亩,镇内办有泰凡竹品工艺公司和私营竹制品加工厂12个,全年毛竹总产值达1亿元(含竹笋、竹制品及竹蝉)以上,单毛竹一项年人均收入达5000元。——题记
没有人不崇尚竹乡那勾人心魂的自然美。不管你从哪里来,无论你是男是女,只要或远或近地看一眼那婀娜多姿、满山滴翠的细坳竹林,心房都会禁不住怦然一动。
仲夏的一天,我随龙川县作家协会采风团来到粤赣交界、素有“毛竹之乡”美誉的细坳镇,在永安村的一座大山麓下了车,此刻,我们站在大山麓的公路边,举目环顾四周,眼前是连天接地的天然毛竹。一阵凉风吹来,碧海翠波绿浪起伏,好看极了。小时候听爷爷说,毛竹活了一百年依然勃勃生机,死了一百年照样昂然挺立,倒了一百年居然枯而不朽。面对这些竹中杰烈,我心头暖烘烘的,好像有千言万语要从脑海里奔向喉咙。然而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样痴痴地瞅着它们那让人浮想联翩的奇美身姿,心里只有感动和震撼。
夏日里,阳光下,无数毛竹的每一个枝丫都挂满了太阳,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绿得晶莹,美得醉人的亮光,这是毛竹一年之中最美、最辉煌的时节。寒冬里,北风呼啸,竹叶沙沙,万千毛竹随风翩翩起舞,又似乎在齐声咏唱,合唱一曲欢快的“迎春曲”。送别冷峻的严冬,它们将迎来温暖的春天,我相信它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竹,属禾科,单子叶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温地区。在中国的5万多种单子叶植物中,数竹的气节最高。它们能在贫瘠的山巅上扎根生长,也能在江堤河边繁衍成林,能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傲然挺立,也能在地表五十多度的酷暑里意气风发,而狂虐的风暴和凶猛的洪水完全奈何不了它们。大自然对毛竹如此严苛,但它们仍然无怨无忧,给点阳光就灿烂,在风霜雪雨中茁壮成长,把自己变强变大。见到这奇迹般的生灵,上帝都会向它们躬身朝拜。
我知道,毛竹生于缺水的山巅焦燥之地,但它绝不浮躁,它索取极少,奉献却很多很多。毛竹不求肥沃的土壤,不求丰沛的雨水,甚至不用人管护,只顾快乐地生长,默默地奉献。在极为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饱经磨难,成长历程艰苦卓绝,每一株毛竹都把自己的躯干锤炼得坚硬如铁,修炼得全身是宝,可谓是“既中看,又中用”的宝物。成片的竹林可以覆盖山山窝窝,增加山坡植被,让每个山头都长满绿色,防止水土流失。即使倒下,也会紧紧地护着身下那片土地。
竹的一身都是宝。鲜嫩的竹笋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物,笋衣包成的粽子、年糕又是那样的异常清香。长大后的竹枝丫可以制作扫帚和马鞭,竹竿可以做成量器容器、牙签、筷子、竹篮、竹椅、竹席及其他工艺品,又是建筑工人的脚手架。“麻竹”还可加工成“竹茹”入药。绵长的竹纤维是造纸的好材料,竹衣(壳)又是制作竹壳茶的包装材料。
千百年来为什么那么多人赞美竹? 为什么那么多人从城市跑到乡下与竹合影?因为竹的体态轻盈,一年四季绿装素裹,雅而不俗,素而不艳,在和风的轻拂之下,歌喉婉转萦回,舞袖翩翩舒展,宛若龙凤美女那样俊秀迷人,倍受人们喜爱。更主要是因为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有着“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的美德,有着“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品性,有着“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的意境。和那些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娇嫩艳丽的花比起来,竹显现出清丽、淡雅、超凡脱俗的品格,它向人们展示的是阳刚之美,赋于的是正能量。我曾感叹,蘸尽苍海水,写不尽竹的美。看到大片的竹林在那么严酷的环境中卓然挺立,茁壮成长,令许多人豁然顿悟,割断了尘世间的万千愁丝恨缕,消极萎靡之态灰飞烟灭,通体注满了正能量,奋然转身,昂然奔向社会人生大舞台。因此,竹与文人墨客产生了不解之缘。曾记得,宋代画家文与可,将竹请进艺术殿堂,看呀,想呀,画呀,于是,“胸有成竹”变为笔下的杰作,留下生动逼真的形象。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爱竹更甚于人,他曾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的箴言。清代扬州怪杰郑板桥,日写夜思,画竹四十载,写下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诗句,竹成了他人格的象征。由此可见,古人对竹的爱恋、竹的品格是不言而喻的。
在细坳镇,有着一个群体,不是毛竹,却胜似毛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细坳人。千百年来,他们一代代身影一直在竹林内外跃动,不分昼夜地辛勤劳作,要把生长在深山的毛竹培育好、运出去,造福国人。
细坳人淳朴善良,谦虚谨慎,热情大方,有着竹一样的美德。到过细坳镇的人都知道,细坳是高寒山区,土地贫瘠,但细坳人祖祖辈辈拥青山,抱庭月,从不浮躁,绝不抱怨,不标榜自夸,不恋繁华,一直守住这片土地,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历经磨难繁衍生息。采风中,我们来到细坳的大河村,一位衣着朴素的大妈看着我们的打扮,就知道我们是远道而来,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又是让座,又是沏茶,还拿出一些有山区特色的农家小吃给我们品尝,这让我们大为感动。这时我想,我们与这位大妈素不相识,她能为我们沏茶让座,又拿出这么多农家小吃招待我们,这大概就是竹的美德在细坳人身上的充分体现,一种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细坳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暴,有着与竹一样的坚忍不拔的品质。大革命时期,在广州读书的李云山,参加了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的首期农讲所学习,接受共产党农友组织起来进行农民运动救国的真理思想,回到细坳,率先组建“五兴龙小参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与地主劣豪进行反苛捐杂税斗争,使小参周边地区最早实行“二五”减租减息。土地革命时期,细坳人受江西红色革命影响,进步人士李伟民、李炳文等为首组织的10余人的地下送盐队,历尽艰险,为安远红军运送食盐。1932年秋,红军战士刘建龙从井冈山回到家乡黄麻布,发动贫苦农民,成立黄麻布苏维埃政府,并组织起一支10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与国民党当局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龙川一中读书的细坳进步青年李硕华,参加了中共党组织,他与镇内的袁秀文、李卓宣等人,积极宣传抗日救国,还变卖家产资助李卓宣等3人赴延安抗日大学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派东纵朱文和同志到细坳组建游击武装,细坳镇有14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并组建了“小参游击连”(简称小参连)。小参连随大部队参加解放定南、上坪、龙母、老隆、兴宁和广州等多个战役,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一直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细坳人钟爱毛竹,善待毛竹,因为他们与毛竹天天相伴,已经把毛竹当成是亲密的战友。千百年来,不少细坳人辞世后就葬在毛竹身边,化为永远的毛竹,他们的心愿是生为细坳人,死为细坳魂。
千百年来的毛竹昂然挺立在细坳的山巅之上,默默凝视着细坳人跃动的身影,看他们在这片大山连绵的土地上改天换地。两万多名的细坳人,以大山当琴,以毛竹为弦,正在演奏着动人心魂的“奔小康”交响乐;他们以大地作纸,毛竹作笔,在142平方公里的细坳沃土上正描绘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细坳人要成为“岭南毛竹”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正朝着“毛竹富民”的路子继续往前走,圆几代人的毛竹强镇梦。
“霍山杯”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5名
类别
类别编号
作者
作品名称
地址
诗歌类
近体诗05
邹国荣
《龙川新八景组诗》
深圳
近体诗07
曾善辉
《五律·探险九龙潭》
龙川
词赋类
01
叶细初
《小参赋》
河源
散文类
09
黄球梅
《细坳竹乡行》
龙川
散文类
18
骆海娟
《龙川七峰山》
龙川
二等奖10名
类别
类别编号
作者
作品名称
地址
诗歌类
近体诗14
雷钦健
《客家采茶女》
惠州
近体诗16
黄大道
《霍山》
龙川
现代诗01
刘国卿
《逃跑的惊叹号》
龙川
古风16
邹金棠
《霍山放歌》
龙川
词赋类
02
谢明
《佗城赋》
散文类
03
陈笑容
《霍 山 行》
06
范修奎
《霍山云雾天》
河源
07
冯三苟
《水坑情念》
福州
08
黄滨娜
《爱上廻龙李埔马灯》
老隆
12
赖伟连
《我心中的原始森林——九龙潭》
一中
三等奖20名
类别
类别编号
作者
作品名称
地址
诗歌类
近体诗02
黄小云
《梦霍山》
龙川
近体诗17
刘定宏
《阁前釆风诗三首》
龙川
近体诗19
温必锋
《参观五兴龙苏维埃旧址感怀》
河源
现代诗04
黄小艳
《游龙川考棚》
河源
现代诗05
凌晓芳
《爱的味道》
龙川
现代诗08
刘世军
《龙川柿饼》
江西
现代诗09
张旭
《霍山》
湖北
现代诗10
邹道忠
《初夏的霍山》
龙川
古风01
张军英
《霍山风景好》
龙川
辞赋类
03
吴泉林
《临江仙•青龙湖兴》
龙川
散文类
11
黄永香
《乡情·乡恋》
老隆
14
柳海涛
《念,成塘雨》
学生
15
罗翠萍
《 “四点屋”的传说》
21
王剑明
《踏歌霍山行,乡情寄心间》
老隆
22
吴明宇
《相醉于霍山》
龙川
23
吴月梅
《酒瓮石的来历》
27
杨迪雅
《记忆的味道》
学生
32
张璇
《霍山礼赞》
一中
35
钟伟武
《发扬萧殷精神,建设文化龙川》
佗城
36
钟依灵
《永不落幕的风景》
学生
优秀奖40名
类别
类别编号
作者
作品名称
地址
诗歌类
近体诗04
陈亮
《七律·鹿湖行吟》
四川
近体诗21
罗小娟
《龙川新八景组诗》
广州
近体诗23
肖惠琼
《忆游东山寺》
河源
近体诗24
张源
《砻盂接佛》
从化
近体诗26
刘德深
《窃听私语》
龙川
现代诗03
张肇敬
《霍山!情到浓时》
龙川
现代诗12
李东升
《霍山的杜鹃花》
龙川
现代诗14
凌斌
《霍山论道》
吴川
现代诗15
朱安娜
《赑屃》
河源
现代诗16
刘明峰
《霍山秋韵》
川中
现代诗18
邹彬
《我——一只赑屃的出土宣言》
龙川
古风03
戴梅新
《酒瓮吟》
深圳
古风04
刁国柱
《游龙川霍山感悟》
龙川
古风09
骆莉芹
《阁前采风行》
龙川
古风10
邱小择
《龙川行》
河源
古风11
张志宏
《登霍山》(一)
龙川
古风13
张志良
《赞龙川》
龙川
古风14
邹新平
《霍山十景》
龙川
古风15
邓文广
《霍山》
龙川
辞赋类
04
蓝颂华
《霍山赋》
河源
05
杨海林
《鹧鸪天·霍山游》
龙川
散文类
01
曾競
《家乡影像》
学生
02
曾宇平
《佗城游记》
学生
04
陈永康
《故乡的老榕树》
通衢
05
邓向宁
《一杯茶的时光》
深圳
10
黄烨
《川情》
广州
13
刘天娇
《霍山,我的回眸》
佗城
16
罗向亮
《讨工钱》
老隆
17
骆丁光
《霍山之美》
东莞
19
沈旺玲
《神驰佗城》
河源
20
胡婉思
《书写霍山》
博罗
24
谢吉远
《霍山禅意》
鹤市
25
谢亚镜
《黄仕俊与莲塘布》
26
徐飞
《景区门票》
岩镇
28
杨贤卿
《七峰山之恋》
龙川
29
尹育青
《龙川印象》
东源
30
袁云彩
《登峒鼓嶂杂记》
一中
31
张顺
《心醉龙川美》
一中
33
张志伟
《蛇毒世家》
龙川
34
钟嘉清
《世界那么大,欢迎来霍山》
龙川
鼓励奖1063名
其中诗歌类606名、词赋1名、散文456名。凡投稿者均予鼓励奖,不再列名单。
本报《东江》《悦读》副刊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赐稿。来稿体裁不限,内容要求健康积极;邮件主题请注明栏目、体裁、题目、字数,字数(1200字左右);来稿均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需用笔名者请注明)、准确的联系方式及作者背景等相关信息,投稿作品严禁剽窃、抄袭,文责自负。
投稿信箱:846162348@qq.com
微信联系:84616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