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任务 > 环艺建筑
12000元 2020年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赛
0
信息发布:威客码头网    点击次数:8732    更新时间:2020-03-26    截止日期:2020-07-31
摘要: 参赛注册:2020年3月初至2020年7月31日||第十七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11月在西安市举行,会议主题为“自然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促进中、日、韩大学生之间专业学习交流,定于在研讨会期间举办三国 ...
2020年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
参赛注册:2020年3月初至2020年7月31日
第十七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11月在西安市举行,会议主题为“自然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促进中、日、韩大学生之间专业学习交流,定于在研讨会期间举办三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CHSLA)、日本造园学会(JILA)、韩国造景学会(KILA)。
承办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协办单位:《风景园林》杂志社
二、参赛资格
(1)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校(2020年12月31日前)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可参赛。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包括风景园林、园林、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学(环境艺术方向)和旅游管理等。
(2)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报名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5人。
(3)每位参赛者只允许提交一项作品,所有参赛者姓名在《参赛者注册登记表》上只能出现一次,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4)本次竞赛不接受未注册作品。
三、竞赛题目
主题:“生活在遗产之中——城市河流自然与文化的风景价值”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作出定义并强调了他们在历史、艺术、审美与科学角度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河流正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集中表现,也是中日韩东方文明体系中美学思想与生活智慧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河流的角色不断演进,其社会价值和公众认知与历史已有不同,新的功能价值体系不断出现,而现代技术支持下的防洪工程带来了严峻的生态问题。
本次竞赛提出“生活在遗产之中——城市河流自然与文化的风景价值”作为主题,聚焦但不局限于如下问题的探讨:
(1)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价值。城市河流自然文化遗产如何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对话?历史不可能断开,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今天,如何认识城市中河流自然文化在历史中的价值、在今天的价值,决定着我们如何拥有怎样的未来,为未来创造什么样的历史。不同地区历史中针对河流存在各种类型的工程营建,如水利、灌溉、桥梁、渡口等,其选址营建及其历史景象形成的文化符号在今天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对社会公众有怎样的影响?如何保护、展示与阐释?如何赋予遗产超越旅游的社会生活意义?
(2)突出地方特征的价值。河流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地方性特征是什么?不同地区河流的自然特征各有差异,人们认知与活动方式有所不同,如何发现、表达、展示和营造河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地方性价值?如何让传统的河流价值文化活动及其场所得以保留?如何避免公众认知缺乏导向河流地方价值消失?
(3)表达风景的价值。河流对于传统风景和环境美学的社会公众认知如何表达?东方文化思想发展体系中,河流水系具有其特殊的价值和表达方式,特别是在精神与审美方面有关风景的含义。东方传统风景美学与当代生态美学是否矛盾?不同美学思想对现代城市公众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表现在滨河公共空间的价值如何体现?
四、竞赛内容
(1)选取对象:参赛者选取中日韩三国境内你所熟悉或感兴趣的、具有自然或文化遗产价值的城市河流及其周边滨河环境,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阐述其作为城市自然或文化遗产的突出价值特征,表达河流自然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网络和联系。
(2)界定场地: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选取城市中河道具有代表性地段1处或者多处,界定设计场地范围,总面积5-10公顷。通过场地评估,解析河道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状态,发现与今天城市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分析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通过设计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愿景。
(3)设计方案:基于问题,提出河流作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展示与阐释、公众活动介入等规划设计策略,围绕但不局限于河道生态功能、视觉景象、物理环境(风、光、热、声等)、公共活动服务、历史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空间构成、流线组织和各类自然人工要素组构的方案设计,表达现代生活中城市河道及滨河空间营建的创新。
五、竞赛语言
 英语
六、成果要求
 参赛作品应包括清晰表达方案设计意图的图纸和简要的文字说明。提交成果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成果图纸
(1)每项作品需提交不多于两幅 A0大小(1189mm×841mm)的电子图纸。图面竖向排版,四边各留白2cm,分辨率为 300dpi,JPG格式。每张图文件量不超过20M,否则无效。
(2)每张图纸需含必要的设计图和说明文字,并组合于图面之中。图像文件中不得出现任何反映作者及单位、学校等相关信息,违者将取消参赛资格。
(3)图纸内容必须包含“竞赛内容”3方面的要求。选取比例合适的平面图、剖面图、透视图,应包含必要的竖向、水系、植物、硬质、公共设施等设计内容,以及必要的分析图。其他图纸内容参赛者可自行确定。
(二)评审用图
 参赛作品每张图纸须提供微缩版用于评审。JPG格式文件,每张图纸文件量不超过2M,图幅大小为A3(420×297mm)。
(三)参赛作者、作品信息
参赛者需提供一份WORD格式文件。包含以下内容:
(1)作者信息
参赛者姓名(注意:与提交的《参赛者注册登记表》上登记的姓名及先后顺序保持一致,最终的奖励证书上的姓名将根据提交的《参赛者注册登记表》作者信息登记的姓名先后顺序印制)、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组织单位名称(若有)、指导教师姓名及联系方式(若有,且每份作品只能有不超过2名的指导教师)。
(2)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不超过1000个英文单词的文字说明。
(四)可选择提交的成果
 参赛者除必须提交的成果外,可结合方案提交用于辅助方案表达的影像资料(文件量不超过 100M)、调查报告(PDF格式,A3大小,不多于25页)等成果。
七、竞赛日程
参赛注册:2020年3月初至2020年7月31日
咨询与解答:2020年3月初至2020年7月31日
作品提交:截止2020年8月31日晚24时(北京当地时间,下同),以邮件到达时间为准。
初步评审结果公布:2020年9月30日,以电子邮件告知参赛者入选情况。
最后评审结果公布:2020年10月2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网站公布,以电子邮件告知获奖参赛者。
获奖作品展览:2020年11月研讨会期间
颁奖典礼:研讨会当日于西安市会场举行
八、参赛注册
(1)每位参赛者只能填写《参赛者注册登记表》一次,以WORD文件格式填写表格,并将《参赛者注册登记表》的电子文件发送至电子邮件邮箱cjkla2020@vip.163.com,截止时间为2020年7月31日晚24时。
(2)《参赛者注册登记表》登记信息应以英语填写。如果以小组形式参赛,最终的奖励证书上的姓名将根据提交的《参赛者注册登记表》上登记的姓名先后顺序印制。
(3)《参赛者注册登记表》
参赛作品编号  Number of Entry (工作人员填写)
作品名称 Title of Entry
作者姓名 Name(s)
指导教师 Instructor(s)
所在大学 University
国家 Country
详细地址 Detailed address
电话号码 Telephone number
电子邮箱地址 E-mail
九、咨询与解答
(1)所有相关问题均应在2020年7月31日晚24时之前发送至竞赛组织方电子邮箱:cjkla2020@vip.163.com
(2)所有问题的回复将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官方网站上公布。
(3)组织者只回答与本次竞赛有关的重要问题并公布回复。
十、作品提交
(1)发送参赛作品成果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31日晚24时。
(2)请将参赛作品各项成果内容发送至竞赛组织方电子邮件邮箱:cjkla2020@vip.163.com
(3)所有提交的成果恕不退还。
(4)不接受印刷版或三维实体模型,只接受数字成果。
十一、参赛规则
(1)参赛者报名成功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竞赛内容及竞赛规则;竞赛组织方对竞赛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
(2)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和所在院校或机构的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3)组织方有权行使参赛作品署名权以外的其他版权权利,参赛作品成果不予退还。所有获奖作品著作权、版权归组织方拥有。
(4)参赛者须为作品的原创性负责,与第三方就参赛作品而产生纠纷的解决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5)参赛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如果在参赛过程中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行为,后果自负。
十二、奖项设置
(1)金奖:1名,奖金12000元(RMB,税自理),证书、奖杯各一份;
(2)银奖:2名,奖金6000元(RMB,税自理),证书、奖杯各一份;
(3)铜奖:4名,奖金3000元(RMB,税自理),证书一份;
(4)提名奖:8~10名,证书一份;
(5)其他:入选证书一份。
十三、其他
(1)参赛作品评审结果将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网站上公布。
(2)恕不接受任何关于竞赛结果的质询。
(3)一部分参赛作品成果将在《风景园林》期刊中发表。
十四、联系信息
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组织方联系人:
菅文娜 女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博士)
电子邮件:cjkla2020@vip.163.com
网站:http://www.chsla.org.cn
联系地址: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邮编:710055
电话: +86-189 9282 1613,+86 29 8220 2041(办公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