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征集任务 > 诗词联文
网络、电视诗词节目创意征求合作媒体
0
信息发布:威客码头网    点击次数:9710    更新时间:2022-03-03    截止日期:2022-06-30
    有志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且对以下节目创意有意向的电视台或网站请发送邮箱与张登宝联系。也请对中华诗词感兴趣的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帮扶援助、洽谈广告合作或一力牵线搭桥,在此先行致谢。邮箱:zhangdb3891@163.com。
    合作要求特别声明:电视台须省会级别及以上,网站限定在全国综合实力影响排名在二百名以内。且请其他电视台或网站诚亦勿扰。
    本次合作征求自发布之日起,无再次声明结束至2022年6月30日止。

    电视台或者网站是否可以设置诗词栏目。具体形式就是空出一首旧体诗其中一句或两句,由广大观众填续,答案下期揭晓。期间评出优劣并在节目上加以讲解,偶尔也可穿插古代名诗修改稿及讲解。续诗最优者奖金2万元;如与原作水平相当或高于原作则奖金4万元。核心内容节目时间大体在三十分钟左右。如果适当与娱乐元素相结合,可以生发到一小时或更长一些。题目初定为“李杜续诗”或“画龙点睛”。这与其它大型节目相比,没有多少制作成本(只需找一位大学古典文学教授讲解和部分专业人员初选即可)。却能吸引观众积极参与,大大提高关注度。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其它电视台和网站根本无法模仿跟风,象音乐、绘画等甚至其它文学形式也不能效法复制。任何时候都可以一枝独秀、高枕无忧。倘若有人恶意利趋之下盗版复制,其趣味性和观赏性将锐减90%以上,而观众的参与度更会直降为零。比已知结果而延后观看足球比赛更甚。可以说这种节目形式会给四面楚歌的传统媒体报纸和广播电台等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迅捷和便利,可以彻底拉近诗词与普通人之间几千年的历史距离,或者说揭开诗词创作和欣赏的神秘面纱。也不妨说这是盛世康庄社会衣食富足之普通百姓特有的精神福利。
    至于节目参与人员方面,其实根本不是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只有具有极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才会参与,而是各行各业都会伸手一试,其实稍微想一下就会知道为什么。当然也需要电视台或网站不遗余力推广宣传。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旧体诗的选取,任何古诗即便是圣仙大雅之作都不能胜任。而现代旧体诗网上每天不下千万,且不说质量水平如何,因为业已公开而无法批量选用。九真多年来积累了三百余首,几乎未在媒体上发过(百度一搜便知)。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绝大部分诗的初稿、反复推敲和创作过程,以及不同的版本都完整地保留着。若一周一期,足够六年的播出量。现取其中四首和古代名诗修改稿二首并附讲解。质量水平如何,或须经专业人员评判而后定夺。           

    诗及创意作者:张登宝,笔名:九真,山东济南人。中国第三届网络文学大赛散文奖获得者(作品:《醉令迷书》)。
    2018年4月11日《山东商报》整版专访:《济南小哥给名家改诗词 究古今诗词成一家之言》。包括新华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新闻网、东方网在内的几十家网站转发了上述专访(百度搜索“诗词张登宝”即可)。邮箱:zhangdb3891@163.com  

九真诗四首及古诗修改稿二首
金陵难(新韵)
玉树沉妆掌上轻,六朝歌舞倦曦惊。
晨钟瓦砾三千寺,赤日寒风密鼓声。
六国悲(其一)(新韵)
城摧国破册咸阳,白骨家园鼠鹫忙。
千载经营千轨重,寸舌争战寸桃香。
赵王燕士歌秦殿,楚女韩妃笑始皇。
东望长平烟未尽,休言昨日井连行。
笑比干(古体诗)
无心百步轻,有言未寸倒。可笑有言人,不如空心之草。
春节逢雪寄思(新韵)
争门风共雪,犹喜梦飞花。迷问天来客,谁言到柳家?
    《笑比干》诗略:《封神榜》中比干剜心的情节是这样的:之前姜子牙给了比干一张灵符。并嘱咐他在生死关头只要不说话而且走出一百步就会安然无恙。比干自行剜心后无声地走到街上,眼见即将成功。但妖妃妲己不肯罢休,变作一个卖空心菜的村妇等着比干。比干听到吆喝声忍不住问道“人无心能不能活?”。村妇答曰“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必死”。比干立刻血溅当场、倒地而亡。本诗中“心”可以理解为良心或社会责任感,“言”即良心驱使下的行动。有心才有言,无心便无言,所谓有心之人不如无心之草。四句话每一句说的都是神话本身,而每一句说的也都是从古及今的社会现实。“笑”字的意思五味杂陈,表达了人们对冷漠路人明哲保身和见义勇为者反受其害两两对照的复杂心情。而最后一句意外地多了一个“之”字。这是创造性地把尾句语气放缓,以便更加充分地表情达意、深化主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第三届网络文学大赛散文奖《醉令迷书》的结尾诗句。九真曾经考虑过用这样一种句式“无心百步而缓,有言未寸即倒。可笑有言之人,不如空心草!”。最后一句少了一个“之”字,语气应该是斩钉截铁。同上一种句式相比,可以说各有千秋。但斩钉截铁的语气同整篇文章的文气是不大吻合的,作者思虑再三,最终选择了上一种表达方式。
    《金陵难》诗解:诗的前两句是写南京统治者沉迷歌舞的景象。“玉树”暗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掌上轻”则运用汉代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的典故。“沉妆”把“玉树”和“掌上轻”串成珠玉。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浓妆沉沉的歌女象玉树一样临风而舞,看上去轻盈飘灵,就象在人的手掌上一样。“沉妆”而“掌上轻”,乍想无理,却增添了委婉有致的浓浓诗意。就象唐代王维的一首诗,通篇写山涧之静,却偏偏题为“鸟鸣涧”。次句“倦曦”明言晨曦之倦,而我们更可以想见统治者醉心歌舞之彻夜不倦。另外,“玉树后庭花”是人们熟知的亡国之音,“六朝”也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先后在南京建都的十几个短命王朝,两者都暗示了统治者丧师弃都的必然结局。“惊”字承上启下,是说日本强盗兵临城下、枪炮齐鸣,统治者不得不从醉生梦死中惊醒过来。
    但接下来的后两句,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日本强盗如何攻城,又如何烧杀掳掠。而只是展现了屠城后触目惊心的场面:南京城空中地下片无所留,皆成瓦砾,只剩下无法毁坏的“赤日”与“寒风”。代之晨钟的则是刽子手密集的战鼓声。“赤日”使我们仿佛看到全城到处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寒风”更使我们不寒而栗。再者,诗中两个时间节点:晨曦时兵临城下,晨钟时分战斗结束(这自然是艺术上的夸张),其间又有一个“惊”字。使我们不由得惊悚于日本强盗的战斗力之强,更惊痛于南京政府的醉心内斗和腐败无能。而且两者之间其实无法割裂。再远一些,我们也许能想起日本人几十年处心积虑,刺探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的盗道行径。
    尾句中“密鼓”一词,诗原稿为“倭鼓”,但作者最终还是用了“密鼓”。“倭”字平仄不合倒在其次,但用在此处,稍显浅白直露。而着一“密”字,则与前面晨钟遥遥相对:昔日的晨钟悠扬舒缓,此时的战鼓狂乱密集。前后思之,其实令人悲愤难抑。而且我们也更容易想象刽子手击鼓相庆、鬼哭狼嚎的罪恶场面。
    通篇看来,本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除了“惊”字没有第二个动态词语。乍看起来,仅是一些名词的堆砌,但这些名词罗列有序,极其深沉、极其哀婉地再现了那场惨绝人寰,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之创伤的屠城悲剧。
    另外,九真曾与朋友言及,如果“玉树”改为“银树”、“六朝”改为“金陵”,前两句就单纯是说南京城歌舞遍地、彻夜不息的情形,也就透不出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了。的确,如上述改动,前后对照依然显明,悲剧色彩依然浓烈。但诗意的深广度、历史内容的蕴含量则相去甚远了。 
    《六国悲》(其一)诗解:六国的王侯将相、公子王孙,眼睁睁尸横遍野的城池和家园被摧毁荡平。眼睁睁看着地下的野鼠乱窜乱咬,天上的秃鹫啄食人肠。之后被登记造册,无可奈何地向咸阳进发。自春秋时期开始,各国之间有时为了一句口舌甚至几个桃子而杀伐争战、血流成河(“寸桃”化用“两桃杀三士”的典故)。然而最终近千年的辛苦经营装载几千辆车,都归了秦国。君王也好,志士也罢,都在大殿上为秦国君臣鼓瑟击筑(意出于“渑池之会”中赵王为秦王鼓瑟和六国灭亡之后高渐离秦殿击筑之史事)。不论公主,还是嫔妃,都成了秦国的宫人,日夜对秦皇陪着笑脸。几十年前的长平之战惨绝人寰、举世震惊。回首东望,似乎昔日的硝烟还未散尽。不久之前还是井田纵横、沃野千里。几年之间便割让一空,被蚕食殆尽。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想起来真的让人无地自容。
   这首咏史诗的语言方面以浅显易懂见长。抒写了六国臣民国破家亡的悲痛、屈辱、懊悔、惊悚和绝望,表达了深切浓重的历史感喟和悠远慨叹,也深层次地揭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如果觉得年代久远,我们不妨想一想大明王朝灭亡之后汉族人民几百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反抗和斗争。而士大夫、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屈辱、迷惘、痛苦和崩溃一直到二十世纪都难以磨灭。另外这首《六国悲》(其一)恰是杜牧之《阿房宫赋》的浓缩和再创作。尽管篇幅短小,但就悲剧色彩的渲染浓重和历史内容的蕴含丰富而言,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创作手法上,作者并没有对历史真实做严谨刻板的记述(这应该是咏史诗的大忌),而是从时间、空间、场景和意境等方面进行浓缩、夸张、放大和意象化处理。比如“东望长平烟未尽”,这样的场景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六国渐次灭亡后长平之战已过去了几十年。这只不过是时间上的极尽浓缩或者说是艺术夸张。以便更好地表情达意、深化诗题主旨。
    这首《六国悲》(其一)的每一句给予我们的震撼是难以名状的,诗句之外更有无限想象的空间。短短八句,天马行空、跌宕起伏。有亡国场景的极尽描述,有鸡争狗斗的千年回忆,也有六国灭亡的根源分析,更有面对强权武力的惊悚和绝望。“楚女韩妃笑始皇”一句中“笑”字最初为“舞”、 “泪”、 “斗”、 “媚”等。“舞”字对仗工整,但承上句顺势道来,并无波澜起伏,和“泪”字一样诗意平平;“斗”字或许是受铺天盖地宫廷剧的影响,不过用在此处有些不伦不类或者说莫名其妙;“媚”字未尝不可,但却有些偏离全诗的整体情感。作者几经推敲、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为“笑”字。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大大深化了诗题主旨。这笑,绝不是发自内心的笑,也不会是讥刺嘲讽的笑,更不是谄媚邀宠的笑,而只能是羞耻屈辱的笑,是泪入肝肠、无可奈何的强颜欢笑。
    《春节逢雪寄思》诗解:这是一首思念远人之诗。首句把风雪拟人化,说风与雪争相入门。次句是说诗中人仍在梦中,或者说半梦半醒之中满目飞花。“飞花”关联首句“风雪”,因为是梦,所以或是雪像花一样,又或是梦里真的漫天飞花。第三句中“天来客”指的应该是“风雪”或者梦里其它。半梦半醒之中,仿佛听到哪位天来客说到过思念的人家,自然有迷离之问。因为是半梦半醒迷离之问,所以才见心之急切、思之浓烈。古人常以明月千里寄思,但是以风雪遥寄相思却是几不可见。另外“言”字的拟人化意味更足一些。如果“言”替换为“曾”,则略失于刻板记述、诗味淡化了。至于“柳家”应该是特指,若改成“谢家”(以谢道韫指代相思之人),或许就是泛指了。
古诗修改稿(《古今诗词新论》节选)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和《出塞其一》两首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两首诗前后部分诗意都有些割裂不搭。但因为“秦时”、“黄沙”、“楼兰”三句是千古壮丽奇句,所以被掩盖了一千多年。第一首前两句低沉压抑。后面两句与前面并无衔接之意。仿佛黄泉路上众人默默前行,突然有人大嚎一声,人鬼皆惊。第二首第一句如果真如后人推奖千古壮阔、难言其妙,那么第二句无论气势还是情绪都与前句难以相配。后两句更是负面和败笔。而如果第一句理解为诗意情绪与后面三句相配,那么这一句就只能算是平平而起,的确“难言其妙”。整体也是平平之作。这两种理解无论哪种情况都难压大唐绝句之卷。这两首如果舍二保一剪裁得当,或可得一首完美之作。我们把两首诗后半部分互相交换、一二句各自倒置(修改版一):
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是懒人修改办法,上一首语言优美、诗意连贯紧凑且气势恢宏,缺点是首尾韵脚相同、句意重复。下一首怀念“龙城飞将”恰恰关合“孤城遥望”和“暗雪山”,笔势顺畅,其实天衣无缝。遗憾的是第二首比原作少了些气势。而且总体调子有些悲凉,稍违盛唐气息。考虑诗意诗脉韵脚,两首诗不妨这样(修改版二):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百战黄沙身甲透,生生只为破楼兰。
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云压雪岭间。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第一首中“身甲透”比原句诗意更进一层,缺点是不如原句自然流畅,略显斧凿痕迹。“生生”含世代久远之意,适巧关合“秦汉”之首句。而“万里长征人未还”如果改成“万里长征不复还”,诗意承上启下,气势雄浑豪壮。两相对照,恰恰从反面说明原诗第二句的诗意模棱两可。如果依照古韵甚至原诗的韵脚,后面两句可以改成“百战楼兰身甲透,黄沙吹没雪千山”。而若依照所谓的盛唐气象,第二首是否可以这样修改(修改版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不复还。
百战楼兰身甲透,黄沙吹没雪千山。
高天遥望玉门关,青海云压雪岭间。
但笑龙城飞将在, 年年胡马渡阴山。
    如此一来,两首诗立意相近、气势豪迈,补足了原诗大部分缺憾。我们反过来想,虽然两首诗佳句盈篇、意境壮阔,似若令人豪气勃发,但如此诗意败笔,似乎不应该是七绝圣手和绝句压卷应有之误。 
0